眼角膜,近视眼手术的“替罪羊” 发布时间:2013-08-25

[ 您对近视眼手术有多少了解 ]

我们通常所说的近视眼手术即指“准分子激光手术”,即用准分子激光把角膜切去一层,通过“将中央角膜切去多一些、周边角膜切去少一些”的方法,将角膜前表面的弧度削平,降低角膜的折光力,从而矫正近视,提高远视力。

[ 视力提高了,被削切后的角膜怎么办 ]

角膜,是位于眼球前壁的一层透明膜,对精细的眼内容物提供特殊的保护作用。专家常常发现,手术后的角膜在削开一层瓣、再被激光切掉一部分后,剩下的角膜已经不多了,厚度变得很薄,低于生理极限,这是很危险的。因为过于薄弱的角膜在正常眼内压力的作用下可能向外膨出,导致近视反弹甚至圆锥角膜,永久丧失视力。更为糟糕的是,手术数年,如角膜不小心受到意外创伤,角膜瓣还是会非常容易地掀起来,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
[ 近视眼手术过程解析图 ]

[ 手术后视力1.5≠看得舒服 ]

视力1.5并不等于看得舒服、看得持久,并不等于视觉质量高。许多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很多困扰日常生活的视觉问题,比如干眼症,严重者导致角膜上皮细胞过早死亡,出现雾状视力;在夜间,瞳孔散大,在遇有强光的情况下视力会急剧下降(眩光),不能在晚上开车,对比敏感度下降,近视反弹,导致术后不久又不得不戴上眼镜。

[ 为什么眼科医生仍然戴着眼镜 ]

作为眼科医生或医务工作者,许多都戴着眼镜,因为他们知道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。经眼科专家总结的近视眼手术并发症有数十种之多,近期并发症容易地观察到,远期并发症需要经受时间考验。已知,最早的一例手术做于16年前,我们的眼睛在未来将发生什么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近视眼手术并不能“治疗”近视眼,更不能“治愈”近视眼,手术的目的就是摘镜。想要摘镜,只能拿“无辜”的角膜开刀,在角膜上面“鼓捣”出很多花样,就成了眼科医生注意的焦点。角膜,就成了近视眼手术的“替罪羊”。

[ 台湾眼科主任蔡瑞芳“封刀”事件 ]

2012年2月14日,据台湾《联合晚报》消息,雷射(激光)近视矫正手术在台湾非常普遍,但台湾最早引进这项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,最近突然宣布,今后不再动这种手术。他表示,因长期观察发现,不少当年接受雷射手术的患者,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,分析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。


蔡瑞芳在声明中指出,他是在台媒记者的探询下,才透露他已一段时间不做近视手术。这些日子来,他也一再强调激光近视手术有其安全性、准确性及角膜不结疤性,不再做激光手术是他个人的决定,他没有反对激光近视手术的意思。

身为眼科专业医师,他无法回避一个事实,那就是准分子激光层状角膜成型术 (LASIK)在角膜上创造了一个角膜瓣后,由于角膜瓣没有愈合,虽让激光手术达到准确性及不结疤性,却也出现某些和传统认知不一样的病理机制。

例如,病患接受LASIK手术后,如果感染病毒出现疱疹性角膜炎等病变,角膜病变的临床表征,可能和没有做过LASIK手术的角膜不一样,增加治疗难度。

蔡瑞芳表示,这些术后10多年、20年后视力才明显减退的病患,并没有白内障、青光眼或黄斑部病变,加上视力无法完全矫正,他才怀疑可能和角膜瓣没有愈合产生的长期发炎有关,在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,他只有选择停刀。

详情可百度搜索《蔡瑞芳封刀事件》



返回
Copyright 2024 益视丽儿童视力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鄂ICP备10016889号技术支持:武汉盛世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0.0503s